本網(wǎng)訊(文字/趙瞳 攝影/王宏志)5月31日下午,烈日炎炎下鴻德學院教學主樓上“崇德樓”三個大字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時間剛到兩點,崇德樓三樓階梯教室里已經(jīng)座無虛席。現(xiàn)場的老師和同學懷著滿腔的熱情和期待等候著主講老師——“崇德樓”題字的作者、鴻德學院的名譽院長鄭福田教授。
兩點三十分,民進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員會主委、自治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副校長鄭福田教授準時蒞臨講座現(xiàn)場。學院2016級、201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和新聞學專業(yè)約240余名師生參與聆聽了此次講座。
周玉樹院長的隆重介紹,讓現(xiàn)場的老師和同學體會到了聆聽講座機會的來之不易。周院長向觀眾講述了鄭福田教授的故事,講述了鄭先生博聞強記、學識淵博的一兩則舊事,讓現(xiàn)場一時間掌聲雷動。
鄭先生說信馬由韁這個詞出于清代文學家李綠園的《歧路燈》,并向觀眾闡述了講座主題定為“信馬由韁”的緣由。他希望通過講座和同學們漫談式的聊聊天兒,信馬由韁的去體悟交流的最高境界,避免文化的同質(zhì)化,以反觀當今雖是“李杜詩篇萬口傳”,卻不能深層次的理解文化、走進文化的情形。鄭先生主張我們?nèi)ビH近山川草木、鳥獸魚蟲,感受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蟲一魚,深懷崇情敬畏,在自然中放任恣肆,說自己想說的話,這就是第一系列選擇鳥獸草木魚蟲的原因,當然,這也是文化的本真所在。
“籠中鸚鵡想什么?”鄭先生以恩師王先生養(yǎng)鸚鵡的故事為切入點,以小見大,告訴我們文化源于生活。文化雖傳承在殿堂之上,但也不全在殿堂之上,文化就在日用常行之中,進退禮讓之間。他認為我們在有些方面應當效仿古人,先提高己身識見學養(yǎng),培埴悲天憫人之心,從而,追求人生理想和抱負之實現(xiàn)。他建議同學們對自然要有感覺,要體悟節(jié)候遷播、時令更迭、霜晴雨霽,花謝水流中的詩意和文化存在,并且要表現(xiàn)對這一切的關切、尊重與敬畏。鄭先生還說:“遣詞造句是人對己身情感和他人的尊重”。
從傷春悲秋的情感談到歷史現(xiàn)實,鄭先生以北魏時期的北方六鎮(zhèn)中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與內(nèi)蒙文化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為例,告訴我們歷史就在身邊,文化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文化其實無所不在。他呼吁每位同學都要始終保持初心,認真學習文化、用心傳承文化。兩個多小時的講授過程中,鄭先生全程站立不喝水不休息,每位老師和同學都被鄭先生博古通今的淵博學識和他身上堅韌不拔的精神所折服。他在講述中的引經(jīng)據(jù)典、妙語連珠更是博得了觀眾無數(shù)次掌聲和喝彩,這堂講座在給鴻德師生豐富學見的同時,更是一次心靈的飛躍鉛華的凈洗,向鴻德的莘莘學子傳遞了一份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講座后,鄭福田教授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我們在聆聽過這場講座以及聽您介紹了后九場講座題目之后,發(fā)現(xiàn)您的選題大多貼近自然,源于生活,那您想通過這系列講座向我們傳達什么道理?
鄭教授:講授開始的時候,我的講座選題具體定什么也在思考,周院長和我提議講一些類似“莊稼話”的通俗易懂的東西,不搞教條式的內(nèi)容。我由此受到啟發(fā),文化教化就要潤物無聲,做到接地氣、不深奧,講講日用常行的東西,擔水砍柴,無非妙道。所以我選擇與現(xiàn)實更接近的角度,從自然的山川草木、花鳥魚蟲去講,可能更好接受,更有用。
記者:兩個多小時的講授中,您引經(jīng)據(jù)典,出口成章,各種各樣的詩詞歌賦張口就來,真的深深折服了我們每個人。您覺得我們應該怎樣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和文化情操?
鄭教授: 我們身處這樣一個時代,經(jīng)濟發(fā)展飛快,物質(zhì)條件得到滿足,不少人吃的飽穿的暖,住在高樓大廈,出行有交通工具,有時甚至完全感覺不到自然存在了,文學也有脫離生活的情形存在。就拿現(xiàn)在的一些孩子為例,汽車車標一個不落都識得,卻不識草木,不辨鳥獸魚蟲,這實在是說不通的。我們要從詩情畫意、生活意趣中感受文學,文學本身就是愛好,就是玩兒。我們應當尊重文化,但不能把文化束之高閣,反而要與之親近,與之交好,成為朋友,親近文化才能把文化學活了、寫活了。我們要留心生活,格物致知,力爭達到與之相契相融的高度。
記者:我們了解到您時常會到各地去講座,弟子門生眾多,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但是鴻德學院和您更算是淵源深厚,您可不可以送給我們一句話,或者告訴我們您的座右銘是什么?
鄭教授:我希望每個鴻德學子能做到:“好與斯文成并駕,無妨學術作積薪”